為加速實現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,並強化氣候變遷調適、綠領人才培育及環境永續科技研發量能,環境部與國立中央大學(下稱中央大學)於今(7)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。此次合作由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共同簽署,期透過雙方資源共享與研究能量整合,共同推動氣候與環境領域之關鍵技術研發、人才培育及交流合作。
根據合作備忘錄,雙方將自114年5月7日起至118年12月31日止,針對氣候變遷調適、淨零排放、資源循環、環境治理及污染預防等五大議題展開多面向合作,涵蓋科技研發、技術諮詢、學術交流及政策支援等實質內容。特別的是,本次合作亦將結合環境部推動之「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」,共同設計課程模組、舉辦專題講座與實務訓練,強化理論與實務並重之綠領人才養成機制。
彭啓明部長表示,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多重挑戰,需跨部會、跨領域整合創新解方,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與創新構想將是政策制定與實務應用的重要支柱。同時,建構綠色就業環境與具實務能力的綠領人才體系,是實現淨零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。中央大學於地球科學、環境工程及資訊技術等領域深耕已久,結合理論基礎與創新能量,必將成為環境部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夥伴。
目前環境部正攜手全臺32個大學開辦培育淨零綠領人才課程為青年、在地人才加值同時,後續各校還會有「plus」的進階課程,陪伴人才投身有興趣的領域。環境部並有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」鼓勵30歲以下青年,投計畫申請到海外學習的機會,作日後新創前的打底。
中央大學不僅參與環境部「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」計畫,更於去年率先成立「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」運用自身特色、並積極與政府、企業合作,為其科技領域加值。蕭述三校長強調中央大學將永續視為治校核心理念,從最初精於大氣、地科、環工、資訊領域,到目前研發具應用潛力的環境治理、氣候調適及深度節能等技術,將是環境部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伙伴。中央大學將積極參與綠領人才的培育,強化青年世代對永續發展的使命與責任。盼學生將永續素養深埋於心中,未來在工作與生活上都抱有永續的態度。
本次備忘錄亦明訂智慧財產權歸屬與合作研究資源使用原則,雙方本於互惠合作原則,共同促進研究成果之應用落地與推廣效益最大化,未來也將視合作成效進一步擴大交流層面,涵蓋更多關鍵環境議題。
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表示,未來將持續攜手國內優秀學術研究機構,共同建構具韌性與綠色競爭力的永續社會,以科技創新與人才厚植為雙引擎,引領臺灣邁向低碳轉型與環境共榮的未來。